分類
❄閱讀筆記

心得筆記《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天賦之外的成功法則

在《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書中,作者亞當‧格蘭特挑戰了「天賦至上」的迷思。這本書的核心思維是成功在於「性格」,而非「天賦」。格蘭特認為,所謂的「隱性潛能」,就是指那些可以透過培養性格、建立動機系統和創造機會來釋放的能力。他鼓勵我們專注於學習的歷程,而不是最終的成果;擁抱不適與錯誤;並找到能激發個人進步的成長脈絡。這本書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有被低估的潛力,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發掘和培養它。

此書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是一位在學術界和商業領域都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都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挑戰既定思維,探討如何透過科學方法來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成長。他是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主攻組織心理學。他運用大量的實證研究和科學數據來支撐他的論點。他同時也是一名商業顧問,為 Google、高盛、NBA 等頂尖企業和組織提供諮詢,將學術理論應用於現實世界。

逆思維》(Think Again)

之前讀過的逆思維》(Think Again)一書中,格蘭特是將重點放在認知思維上,他告訴我們:在快速變動的世界中,成功不是取決於你懂得多少,而是你願意「重新思考」和「改變心意」的頻率他鼓勵我們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永遠抱持懷疑,並願意根據新的證據修正自己的觀點。他強調的是,應該學習如何拋棄舊有觀念,挑戰自己的信念,並樂於承認自己可能會出錯。這種能力是適應快速變化、保持學習的關鍵。

而《隱性潛能》這本書中提到的是,關於「好品格」的四個關鍵特質,這些品格特質,正是作者認為的隱性潛能的核心要素:

  • 專注力(Attention):能夠長時間專注於一項任務,排除干擾。
    • 一位新手舞者,在學習新的複雜舞步時,能夠不受周遭其他舞者的影響,專注於鏡中的自己,反覆拆解並練習每個動作的細節,直到完全掌握。
  • 恆毅力(Grit):對長遠目標的熱情與毅力,即使面對挫折也不放棄。
    • 一位作家在撰寫第一本小說時,被出版社拒絕了數十次。儘管感到沮喪,但他仍堅持每天寫作、修改,最終成功出版,並獲得讀者好評。這就是恆毅力的展現。
  • 紀律(Discipline):遵循規則和程序,以達成目標。
    • 一位運動員在賽季結束後,仍堅持嚴格的飲食和訓練計畫,不因沒有比賽而放鬆要求。這種自律讓他在新賽季開始時,能迅速進入最佳狀態。
  • 動機(Motivation):驅使自己行動的內在或外在力量。
    • 一位科學家之所以能堅持數年進行一項艱鉅的實驗,是因為他對解開某個科學謎題有著強烈的內在動機,這種好奇心和熱情比任何外在獎勵都更為重要。
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

格蘭特認為,所謂的「隱性潛能」,就是指那些被我們忽略、但可以透過刻意練習與正確心態培養出來的能力。書中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能釋放自己的無限可能。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四個激發潛能的關鍵方法,並搭配書中案例簡單說明:

  • 擁抱不適與錯誤:成長往往發生在我們的舒適圈之外。要激發潛能,我們必須主動尋求挑戰,並將犯錯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而非失敗的象徵。
    • 書中提到一位多語言學者,他每天為自己設定目標——犯下至少200個錯誤。這個看似荒謬的目標,幫助他克服了對犯錯的恐懼,讓他敢於開口練習說,進而加速了學習語言的進程。透過刻意犯錯,他能更快地找出自己的弱點並加以改進。
  • 培養成長型思維:這是一種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努力與學習來培養的心態,而非一成不變的天賦。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專注於自我提升的過程,而不是與他人的比較。
    • 格蘭特提到一位資優班學生,由於從小被讚美「很聰明」,因此害怕失敗會破壞他的完美形象,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而另一位學生,即使起步較慢,但因為父母從小鼓勵他「你很努力」,他更能接受挑戰,並將失敗視為成長的動力。這顯示了讚美努力而非天賦,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
  • 建立成長脈絡並尋求回饋建議:我們身邊的人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成長。要激發潛能,必須建立一個能提供建設性批評、並能激勵你進步的社交網絡。
    • 在尋求回饋時,格蘭特建議,與其直接問對方「你覺得我的表現如何?」(索取回饋),不如換個方式問「你覺得我下次可以怎麼做?」(索取建議)。這種提問方式能讓對方將重點放在未來的行動上,提供更具體且可執行的指導,而非單純的評價,從而幫助我們更快地改進。
  • 運用「刻意玩樂」:學習和成長不應該是枯燥的任務。所謂「刻意玩樂」,就是將技能練習變成有趣的挑戰,讓你沉浸其中並樂此不疲。
    • NBA 最偉大的三分神射手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的成功並非偶然。他的教練布蘭登·佩恩(Brandon Payne)會設計充滿創意和變化的訓練遊戲,例如在運球時加入網球或閃爍的燈光,讓柯瑞在練習中不斷應對新的挑戰,從而提升他的反應能力和手眼協調性。這種寓教於樂的訓練方式,讓柯瑞在享受籃球樂趣的同時,也達到了高強度的技能提升。

寫到末尾再回頭想想,書中的這些成功法則,曾經為人父母或主管的過來人,這個「勤能補拙」的道理大多都懂得。透過作者結合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分享,應該是不錯的子女教養指南或是自我成長的好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