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雜訊》的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大有來頭,他是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的前一本著作《快思慢想》更是全球暢銷書,譯者是知名心理學教授洪蘭女士,這兩本都是探討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的書。此書的另外兩位共同作者,也同樣是行為經濟學的教授和作家,分別出版了《剪裁歧見》和《不當決策》,三位重量級教授合著的著作,此書的份量也很厚重喔!
作者認為影響判斷的兇手為偏見(bias)和雜訊(noise)。書裡形容人們做決策時就像打靶一樣,總是偏向靶的一邊,此種情形稱為偏見(書中翻譯為偏誤),例如在有性別偏見的社會中,同樣的職位男性薪資偏高,這是很容易辨識的偏見問題。
但若彈孔是分散在靶心周圍,沒有一定的排列邏輯,則稱為雜訊(noise),就是前後決策、判斷不一致。譬如不同醫生診斷同一病人,有的醫師建議住院治療,有的卻認為並無大礙。
雜訊有很多種形式,像是上述之不同醫生對同一病患的判斷,稱之為「水準雜訊」(level noise)。或是同一法官對同一個犯人,多次審判,卻做出不同的判決,則稱為「場合雜訊」(occasion noise)。
就以法官判案來說,黑人丶白人被告即使罪行相同,被判處的刑罰會有明顯差異,女性法官與男性法官的寬容性不同。雖然每位醫師和法官都說是秉持理性思考、專業判斷,但來自於情緒、審查順序或偶發因素(像是天氣)等雜訊,法官在一早判決會較寬厚,但接近中午又餓又累時,比較心浮氣躁,對被告人較不利,可能會左右了決策判斷。
瞭解雜訊引發的問題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想辦法減少雜訊,防止出錯了。這是此書第五部的主題,這裡提到一個「決策保健 (Decision Hygiene)」的方法,就像是病毒防疫一樣,打好疫苗、戴好口罩與勤洗手,做好整套預防的工作,以降低「被雜訊」感染的機會。作者建議可直接跳到這部分來閱讀,不必從頭看到尾。
比如在做評比時,盡量別用「絕對判斷」,改用「相對判斷」。或是利用「中介評估法(Mediating Assessment Protocol)」,透過一個標準化的既定流程,而這個流程是由組織的各位討論出來的,並給予具體、量化的指標,降低每個判斷的灰色空間,這樣可以減少之間的差異。一旦組織能提高警覺、採納多元觀點(多方評估、討論),並且綜合獨立判斷,就能降低雜訊的干擾(雜訊越少越好,不一定要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