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病時代 (The End of Illness)》作者大衛. 阿格斯 (David B. Agus, MD) 醫學博士,是美國極富盛名的南加大凱克醫學院教授,也是南加大西城癌症中心暨應用分子醫學中心主任。以下摘錄書中的一些重要論點 (其中括號內文字則是自己的想法或出處頁數。)
作者: 小宜
閱讀書報雜誌或文件紙本遇到好的文章內容,想要掃描下來日後再看的時候,通常會使用平台式掃描器 (Flatbed Scanner) 來掃描文件成為電子檔案,不過並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台平台掃描器 (而且體積也不小),倒是隨身都攜帶的智慧手機 (Smart Phone) 可以幫上忙。
在 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的 Android App 軟體裡,提供了方便的文件掃描功能,使用智慧手機的拍照功能就可以掃描文件成為一個 PDF 檔案,還可以不必花錢做文字辨識 (OCR) 處理。從軟體主選單中點選「新增項目」,就會看到「掃描」的功能選項,開始進行文件掃描。
新開發了七款的三角桌曆和壁掛月曆版型詳見桌月曆DIY網頁,此網頁改採用折疊式選單方式,在操作使用上更加方便,讓桌月曆的規格描述可以一目瞭然。新增加的版型主要是讓圖片可以滿版(出血),按照三角桌曆-26頁、三角桌曆-14頁、壁掛月曆、自訂版型等四大類型分別說明如下。
一般普遍看到的 QR Code 應用是用來存放如線上網址、名片資料、簡訊等資料訊息,使用 QR Code 掃描軟體 (Reader) 得到的是純文字內容,但 QR Code 行動條碼在門票、入場券、車票等行動票券上的應用,則是屬於比較高階的安全防偽技術,使用掃描軟體只會得到一大串經過編碼 (Encode) 或加密 (Encrypt) 後之亂碼資料,必須經過第二道處理程序,來作解碼 (Decode)、解密 (Decrypt) 或防偽驗證 (Validate) 的工作,才能完成整個驗票程序。這套管理與處理的整合系統,稱之為行動票券門票/車票系統。
下圖是 2011 年在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的「奇幻仿生獸」特展門票,如果使用一般的 QR Code 掃描軟體 (Reader) 拍攝門票,會出現亂碼資料或詢問輸入密碼,必須經過特定軟體解碼或解密才能使用。
策略大師波特說:「策略就是取捨」,決策過程其實就是取捨的過程。最近閱讀《取捨Trade-Off》這本書提出,成功的產品若不是具有高質感,就是具有超便利性。當有人試圖兩者都要,或想追求所謂的「中庸之道」,通常將導致兩頭落空,無法擄獲消費者的心。
幾年前以質感取勝的 Coach、Tiffany 和星巴克都遇到這樣的取捨決策問題。Coach 早年以奢侈皮件起家,Tiffany 以極盡奢華質感的珠寶聞名,星巴克則重視帶給消費者浪漫氣息的體驗。它們曾經以高質感的獨特性質,贏得顧客的喜愛,為消費者帶來身分識別的成就感,因此擁有固定愛用者,但卻希望進一步攻下更廣大、「超便利」的市場,這樣的策略轉變稀釋了品牌的價值,終於遭遇困境,必須重新思考取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