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閱讀筆記

《有趣的宋朝飯局》

跟隨作者李開周的豐富筆觸,穿越時空回到宋朝,他是中國河南開封人,開封是當時北宋首都汴京,《清明上河圖》即是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樑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從書中才知道,漢朝人吃飯是席地跪坐,到了宋朝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進食。中國自古採「分餐制」,像日本料理般每人一份,後來演變成「共餐制」。

宋朝飯局

以下列出個人覺得有趣的部份:

  • 分餐制 v.s. 共餐制:分餐制在中國源遠流長,一直持續到隋唐時代,不過它和衛生無關。分餐制主要為了顯示出等級差別:地位愈高,面前食案上擺放的飯菜數量愈多。後來技術進步,生活豐富,可以展現高低貴賤的層面愈來愈多,從服飾、車馬、居所、陳設等方面都能凸顯等級,所以古人不再重視分餐制。
  • 為何要跪坐用餐?原因很簡單:避免走光。到了春秋戰國,褲子才終於普及,但當時的褲子沒有褲襠,甚至連褲腰都沒有,一左一又套在兩條腿上,「要害地方」仍保持真空。我們現在穿的連襠褲,在東漢以後才發明,開始有人放棄跪坐,直到宋朝,已經習慣坐在椅子上吃飯,再也不用擔心走光的問題。
  • 一日兩餐 v.s. 三餐:宋朝以前多數人一日兩餐,宋朝以後一日三餐的人多起來,不過這個過渡期很長,絕大多數宋朝農民和窮苦市民仍然固守著一日兩餐的老傳統,到了清朝和民國還是有人只吃早餐和晚餐。通常早餐上午八、九點才開飯;晚餐下午四、五點就吃完,。

夜宴圖

  • 飯後怎麼刷牙的呢?中國最早習慣刷牙的一群人是和尚。古印度人有用柳樹枝來當作牙刷剔牙,這習慣隨著佛教而被引進中國,唐人改良使用樹枝的方式稱之為牙香。但牙香成本太高,宋人的改良品稱之為牙香籌,也就是牙刷和牙膏的結合品。但宋代的刷牙習慣並沒有傳承到元代,到了清代 人頂多使用青鹽擦牙不再使用如同宋代的牙刷工具,進而以為中國人沒有刷牙的習慣。
  • 冬至 v.s. 過年:宋人最重視冬至,他們過冬至跟過年差不多:機關放假七天,商店關門,再窮的窮光蛋都要換上新衣服出門見人,在外面玩瘋了玩累了,回家打牌、喝酒、擲骰子,盡情賭博不用怕警察抓賭。過完冬至,很快就是春節,但是若論熱鬧程度,春節恐怕還不如冬至。因為窮苦農民和市民沒什麼積蓄,過冬至的時候,已經把錢花得差不多了,沒能力再辦像樣的年貨。
  • 宋朝除夕守歲是由小孩負責,大人們吃完年夜飯就上床休息,因為過年後忙時採購、準備年夜後太累了。壓歲錢稱之為隨年錢,視小孩的年齡而定,例如:八歲孩童給八個銅錢,十歲的則給十個銅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