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新冠病毒 (黑天鵝) 大流行,讓許多企業明瞭數位轉型及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性。大多數公司在原有事業順遂的時刻,雖然擁有豐厚利潤為基礎,也不做《第二成長曲線》的轉型嘗試,直到最後營收衰退即將倒下已無力回天。百年柯達公司 (Kodak)的殷鑑不遠,台灣合版印刷重創了傳統思維印刷就在身邊。

這次的新冠病毒 (黑天鵝) 大流行,讓許多企業明瞭數位轉型及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性。大多數公司在原有事業順遂的時刻,雖然擁有豐厚利潤為基礎,也不做《第二成長曲線》的轉型嘗試,直到最後營收衰退即將倒下已無力回天。百年柯達公司 (Kodak)的殷鑑不遠,台灣合版印刷重創了傳統思維印刷就在身邊。
動筆寫這個系列文章的緣起,來自於與一位朋友 (外號包公) 的聊天裡,閒聊中他提到發現了一個新穎的網路印刷網站「易普印」,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就是公司的網站,知曉後提及分享經驗的想法,因此才有撰寫「雲端印刷十年修煉」此系列文章的構想。從今年二月份 (農曆新年) 開始寫起,固定每個月底寫一篇文章,紀錄和分享一路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創新轉型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路上摸索著前進,也深刻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這段摸索期間,每周至少閱讀一本書籍 (市圖預約借書),累績下來應該借過上千本,家人曾說圖書館應該頒發張獎狀嘉獎。有人說,電子商務是一個結合心理學、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綜合戰場,這個行業的確需要廣泛地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來幫忙思考。創業人朱平在 Be The Change 書序上寫道:「『閱讀』是生命中不斷往前的動力與源頭」,說得真是好。
很喜歡「超前思考指南 (When the future begins)」作者的這段話:傳統模式是規劃藍圖、制定細節與執行步驟,我們像是工程師。創新模式下我們則是園丁,自己構思食譜,蛋糕、布蕾可能會在最後一刻垮掉,有重頭開始的風險。食譜是開放性的結局,這是藍圖所沒有的。
食譜是一種冒險的方式,失敗了、目標沒有達成的話,只要聳聳肩重頭來過即可。食譜和園丁象徵著「實驗」的世界,是我們面對不確定未來的一項重要技巧。創新是反覆失敗 (或許只是在不對的時間做了正確的想法)、不斷嘗試實驗直到想出可行方案的過程,要勇於犯錯,「錯誤是另一個發現的入口」,讓我們發明了救命的醫藥和現代的飛行工具。不要等到公司快破產了,才想到要開始革新,落入像柯達、諾基亞等公司的窘境。
人生只有過程,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成功與失敗只是某一個階段的評斷,如果時間無限延伸,如果棋盤能再擴大,如果棒球不是只打九局,那什麼才是成功與失敗呢?不論是要創新或轉型,都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而有「非成功不可」的動力,最能強迫快速學習,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進入個性化印刷的首要任務是,提供線上編輯工具讓客戶能夠 DIY 編輯製作檔案。因此參考當時國外的類似網站功能 (多是採用 Flash 互動技術),進行初始版本 (Alpha version) 的軟體開發工作。但是經過幾個月的雛型介面 (如上圖) 開發後,我們放棄這樣的構想,因為它像是個全功能編輯器 (General purpose) ,測試的使用者覺得太複雜,不喜歡也不容易使用它。
經過將近一年的不斷嘗試 (不用 Flash與編輯),終於在 2007 年推出線上數位印刷商店 (現與官網整合) ,我們內部稱之為「網路印刷元年」,並為品牌取名為「易普印(ePrint)」,即是普羅大眾很容易就可以印刷 (Easy to Print) 的概念。當時獲得了許多稱讚與迴響,像是「一本也能印呃」、「這麼快就印好寄來了」等,好像吃下定心丸一樣,覺得應該是走對方向了。
最近看了雷德‧霍夫曼 (Linkedin 的創辦人) 所寫的『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作者建議的「訂定A、B、Z計畫」與我心有戚戚焉;你一定要有備援的 B 計畫,而且不要死抱著 A 計畫不改變,要隨時懂得應變。
書中提到的 ABZ 觀念 — A 是用聰明的方法去執行正在做的事情;B 是當發現 A 計畫無效時,從失敗裡面去找出新轉機 (俗稱的 Pivot);Z 則是給自己留個救生艇計畫,當一切努力都失敗無效時,必須做出壯士斷腕的自保決定。
Pivot (轉軸) 的意思就是從你的產品和市場互動的結果,挖掘出一個新的方向,然後調整組織的策略,重新出發。如 PayPal、Google 等知名大企業,都是歷經轉型過後才發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