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藝術品?對我這顆理工腦袋來說,藝術總是有一種「距離感」,不得其門而入。雖然學過攝影、構圖等技巧,總覺得理性大於感性,沒什麼藝術細胞。這本《邏輯式藝術鑑賞法》當作入門書算是有點幫助,可用理性的欣賞方式進入藝術的殿堂。
此書的副標題為《運用五種思考架構,看懂藝術,以理性鍛鍊感性》。前三個步驟是從微觀的角度來解讀藝術品,如果偷懶的話,善用這三步驟就足以欣賞作品。而後面兩步驟,則從巨觀的鳥瞰角度,更深入挖掘藝術家的背景資訊。這五個步驟簡述如下,有提供格式化的表單下載以供使用:
- 「3P」時代、地點、人物
- 首先,透過網路搜尋來整理作品的基本資訊,確認藝術品是哪個 Period(時代)作品,例如文藝復興時期。接著是,此作品創作與發表的 Place(地點),藝術的發展與地點密切相關,以及其收藏的地點。最後是,認識這位藝術 People(人物)背景,比如個性、生平、遭遇等都會對作品產生影響。
- 作品鑑賞檢核表
- 這份檢核表包含項目:題材、色彩、明或暗、簡單或複雜、大或小、喜歡或討厭。依據你觀察這件作品的感覺,記下對每個項目的具體描述,例如題材是指畫中所描繪的主題,以掌握作品畫了什麼事物。
- 故事分析(Story Analysis)
- 這份表單採五步驟「英雄之旅」的模式來綜觀藝術家的生平,而非某件作品。旅程的起步: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藝術老師、人生導師和夥伴:有什麼樣的際遇?試煉:人生最大的試煉是什麼?改變和進步:結果如何?使命:他的使命是什麼?
- 「3K」革新、顧客、競爭
- 後面兩步驟,有點是在念藝術史。「3K」是指日文字的羅馬拼音組成,就是鳥瞰全覽藝術業界的變化。革新(Kakushin)是指當時發生了什麼技術或科技的革新,它帶給社會、藝術界什麼樣的衝擊?顧客(Kokyaku)是指作品交給誰?其職業?哪個階層?競爭和共創(Kyousou)則是指藝術家之間如何競爭或聯繫?其團體或派系?有怎麼樣的人際關係等。
- 「A-PEST」政治、經濟、社會、科技
- 最後這個方法能幫助你消化吸收展覽會的資訊,難度也比較高。「A-PEST」是 Art(藝術風格)、Politics(政治)、Economics(經濟)、Society(社會)及Technology(技術、科技)的縮寫,透過這些面向,來分析某個時代的大環境與藝術的關聯,以鳥瞰角度探究藝術文化如何形成的。
在書裡運用上述五種鑑賞方法,舉了幾位眾所周知的大師級作品,像是達文西、梵谷、羅丹、林布蘭、庫爾貝等知名藝術家,以他們的作品為範例,解說如何使用這套邏輯式的欣賞步驟,讀完書後,就可以無障礙地開始練習藝術品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