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科技和市場變動快速,以前的競爭優勢策略是,只要築起防堵對手的高牆或護城河,就能享有甚至長達數十年的競爭優勢。《瞬時競爭策略》的作者麥奎斯(McGrath)認為,「以往,持久競爭優勢被企業視為策略聖杯,現在的世界與商業環境,早已不同。」尤其這兩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間,有點像「災難電影片」還每年推出續集,唯有快速轉變才能倖存下來。
分類: ❄閱讀筆記
分類
《跨能致勝》(Range) 書的一開頭,便以兩位世界冠軍養成之路的天差地別,來闡述通才、多元歷練的重要性,他們倆是專業化訓練的老虎伍茲(Tiger Woods),及通才經歷的網球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作者(David Epstein)認為,儘管世界似乎越來越趨向專業化,但廣泛性的人才在這個時代,相較於深度專精的人才更具有優勢。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在 2020 年的部落格《艱辛一年的5本好書》裡推薦這本書和他的觀點。

耳熟的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與墨菲定律(Murphy’s Law)及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並稱為 20 世紀西方文化中最傑出的三大發現。這三大定律在商業管理上已應用了超過五十年以上,你知道它們在描述甚麼職場現象嗎?

簡單來說,《品牌物理學》是以空間、時間與速度這三個物理要素,來衡量品牌跟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以一些案例來解說品牌學。 作者認為,品牌就像一艘承載著「意義」與「信任」的船艦,而前進的動力來自「體驗」。亦即公司組織應該要持續提供意義與信任感給消費者,讓消費者願意選擇您的品牌。
